2014年1月22日星期三

孤独的幸存者

战争片向来是美国最为重要的一曲,
而历史的巨轮往往促使了一支又一支的纪实改编曲,
观众眼内,充其量也就是赚人热泪,重情说义的男儿戏,
但对于军迷而言,这些别论和事实相符的概率多与少,都有着别样的意义。

根据真实案列改编的《孤独的幸存者 Lone Survivor》
再度搬出海豹突击队在阿富汗猎杀本拉登的惊心事迹,
美军最终付出了超乎想象的惨烈代价,此行动更被誉为著名的“红翼行动”,
以纪念四名精锐的海豹突击队伍的英勇行为。
作为四名队员内的最后幸存者马库斯,甚至一度暖冲了美国人
与阿富汗结下的战事鸿沟,全因马库斯被其中阿富汗村民冒着被同伴报复的极端危险,
来协助马库斯脱离险境,乃是电影最大的内涵与升华。

一次放生,一次被救,面对生命抉择中的两次呼喊,
使人对影片产生了许多的思考跟讨论。

无可否认,电影有相当成分的戏剧效果,为了兼顾普罗市场和商业元素,
它无疑为“平庸”的真实案列,“修改”成极富娱乐性的剧情。
剧情中的三段起承转合分外闪亮,这代表着电影本身从行动铺垫,
任务失败,直至人质营救,都充分地表达了人性光辉,手足情义,
以及无分肤色的善心。先有为了放生或杀害一名平民而起了激烈讨论的四位队员,
从各种安全性角度而言,本该将该平民灭口,最后却放了一条生路,
导致了首轮行动失败,这无形中飘逸着淡淡的人性本善光辉。
此后,四位队员被蜂拥而至的阿富汗战队重重包围,
基地美军战友不顾军事规矩的束缚和自我保护的事宜而前往拯救,
无奈在缺乏护航战机的情况下,十六名美军牺牲于直升机遭遇的火箭弹,
完美地传承了手足情深的精神。最后,马库斯在遍体鳞伤的战火下,
被附近的村民所营救并冒死助他脱险,正展示了残酷战争下的无国界温暖。

特爱片头真实海豹突击队的训练录像,未入戏前已叫人心有敬佩,
前半段精心铺垫,不急不缓,中段一气呵成的连绵战争,炮火连天,
近身枪击,血肉横飞,震耳欲聋的声效,逼真的视觉效果尤其出彩,
短暂但贵精的长镜头让枪弹雨林下凸显其紧凑的优美,
多幕在斜坡翻滚至山谷的戏码无一不让人大喊痛快,彷如身历其境的切肤之痛,
已表明了导演在动作戏上下了一番功夫。另外,在剪辑上井然有序,
摄影时而拉近画面和虚化背景的作法,属于近年少见的心思,
配上震撼心扉的配乐,和片尾曲的“Heroes”尤见画龙点睛。

当然,为了配合戏剧效果而不得不增加了一些“意外突兀”,
通讯器材的失灵,防弹头盔的运用,定位系统的恶劣,
上层的责任分担,战机的分配权力等等,都有不小的细节失误点,
只是这些枝节并不影响整体的优秀表现。

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更不刻意制造煽情之处,

主角们只要到了婆妈的情感戏码时,后头一个轰炸就分散了这些戏码,
没留下太多哭点的机会,直截了当地切入重心。

战争里有的是一个万年不变的定律:牺牲的人都是为了更多的生者。

如同影片字幕放送时,
画面最后定格在马库斯与当年冒险营救其脱险的阿富汗村民合影,
两人并肩露笑,那是人间最美丽的时刻。

*片名:孤独的幸存者 Lone Survivor 
*导演:彼得博格 Peter Berg 
*演员: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埃米尔赫斯基 Emile Hirsch,
            本福斯特 Ben Foster,亚历山大路德韦格 Alexander Ludwig,
            阿里苏莱曼 Ali Suliman,马修佩吉 Matthew Page,
            弗兰克鲍尔斯 Frank Powers 
*时长:2时01分钟 
*类型:动作,传记,剧情,战争 
*语言:美国,英语 
*上映日期:10-1-2014年 
*得奖记录:暂无得奖记录 
*个人评分:8.2/10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